


郑州的夏一点儿也不输给南方上尚策。
太阳刚一露脸,干热的光便“轰”一声倾泻下来,打在皮肤上生疼。再多跑几步,犹如浸湿薄布般的闷热就会缠裹住人,黏在身上的汗总是擦不干也甩不掉。
这样的夏,二小姐已经经历过三回了。每一回她都咬牙赌咒说明年再也不跑了,但真到了新一轮夏训开始的时候,她甚至都没有一丝犹豫。
脱下跑鞋,她是公司里干练的销售孙慧欣;翻开户口本,她是父母眼里甜美的宝贝丫头孙会娟;而在郑州跑圈,她是令大家又敬又爱的“二小姐”。毫无疑问,她更喜欢别人叫她“二小姐”——这个她用汗水和泪水在马拉松赛场上拼杀出来的江湖名号。


生活中的孙会娟,比赛中站台的二小姐

在二小姐还不是二小姐的时候,她的日子就像郑州的街道一样,四平八稳又一目了然。
那时她的生活精准运行在家-公司-商场或应酬场所的三点闭环上。她的日常是拥堵的早晚高峰、办公桌上层层叠叠的文书、客户不咸不淡的脸色、加班晚归路上的疲惫,以及爸妈隔三岔五的电话里充满关切却总有些“不合时宜”的唠叨。
为了“瘦”与自己的身体做“对抗”以及不断寻求在工作中的突破几乎充斥着她的生活全部。对此,她尝试过节食,办过健身卡,也跟着视频里的操课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地挥舞着四肢……日常与体重秤较着劲,循环往复;工作中,她通过努力拿下月度销冠的名头,用进账的奖金、冲进商场刷卡的快感获取成就感和快乐。
但是快乐消退之后,更深的焦虑便接踵而至:那些做不完的KPI、签不完的单、越来越难拿到的冠军以及业绩榜上不断攀升的数字,让她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,既疲惫又迷茫。所谓“更好的未来”?更像是一个方向模糊、终点未知的口头目标。她开始问自己,“这真的是我想要的?这样一眼看的到头的日子,真的有意义?”
郑州的公园和马路从不缺少奔跑的身影。二小姐不工作的时候偶尔也去公园溜达,那时的她看到三三两两跑步的人还会疑惑跑步这么机械的运动,他们不觉得枯燥吗?她从未想过有一天自己也会成为其中的一员。
直到2020年9月的某天下午,这一切,开始有了新变化。许是工作带来的烦躁让她鬼使神差动了心思。为了排解情绪,她从鞋柜里翻出一双落了灰的古早运动鞋,径直去了离家不远的西吴河科普公园。“都说跑步解压又减肥,我倒要看看是不是。”

二小姐在西吴河科普公园跑步
起初,她还会因为自己跑得太慢而感觉有些不好意思,但大汗淋漓带来的通畅和释放感让她很快便忘了一切。
她开始频繁地出现在西吴河科普公园的跑道上,并且越跑越快。频次也从一开始随意的“有时间就跑跑”,到后来“一天不跑就浑身难受”。刚开始跑步的第一个月,她的月跑量还在100公里+,到了第二个月,月跑量就陡然升至300公里+,配速也从七八分配到了六分以内。有几次她甚至能以五分配跑完一个半马。“很多人都问我累不累,我是真的一点儿也不觉得,每次跑完都很轻松,也没有出现爸妈担心的‘膝盖受伤’等问题。当时就不断有人问我以前是不是体育生(觉得我跑得快)。”



二小姐刚开始跑步时的数据记录
左滑查看更多
于是上尚策,她开始用“二小姐”的ID,在抖音上记录着自己的跑步日常。 “我是九点上班,所以我一般早上五点左右下楼,跑完差不多一个半小时,八点之前就能洗漱好去上班。有时候如果早上起不来,我会在当天找时间——比如中午补上。实在没空的话,就只能夜跑了。”
那时候的她还不知道自己的潜力到底有多大,只觉得跑步让她放松、忘却烦恼。
2022年4月23日的郑开马拉松是二小姐第一场正式比赛。赛前,她根本没考虑过配速和成绩,只想着“跑步的人嘛,怎么也得跑一次马拉松”。没想到,最后她不仅以1小时43分的首半马成绩进入大众女子前20之列,还拿到了200块奖金。
名次和奖金的刺激让二小姐对马拉松“上瘾”了。对于跑步一发不可收拾的她开始不断刷新自己的成绩,并在省内中小赛事上多次站台。

2023年二小姐在蒙城半程马拉松拿下冠军
她也从一个曾经只关注“体重数字”的女孩成长为了一个更关注肌肉和力量的跑者。工作中精益求精的态度也让她对自己的跑步之路有了更多渴望:跑得更快更远,以及更好。

二小姐说“我不仅能跑业务,还能跑名次!”

当她带着“大众精英”的光环信心满满地踏入更高水平的区域赛、甚至试图靠近专业门槛时,迎面浇来的是刺骨的冷水。她发现自己拼尽全力维持的配速,只是别人的热身节奏;她咬牙冲刺争取的名次,距离大赛领奖台更是遥不可及。“我这点成绩,在他们眼里恐怕就是个笑话。”挫败感油然而生。
说归说,可二小姐骨子里就流淌着不服输的血液。“不是有句话,叫‘你努力的程度还达不到跟别人拼天赋的程度’吗?我都没有系统地、专业性地训练过,我怎么知道自己的天花板到底在哪里?”

为了更科学化地提升自己的成绩,2022年4月,二小姐加入了郑州最优秀的跑团之一:“狼人俱乐部”。这里汇集了郑州跑得最快的一批优秀跑者,有着专业的教练。
“狼人俱乐部”每周合训两次,周三是间歇课,周末会集结在CBD开启25公里到30公里+的LSD拉练。教练会逐一分析每个人的跑步数据,将各自目标之间的差距,拆解为“在某方面落后百分之多少”“通过哪些训练可以提升多少百分比”等可量化的数值。在这里,二小姐收获了比之前自己一个人训练时更清晰的训练方向:每周一和周六跑休,做力量训练;周二、四、五自主选择跑步节奏。
合训中的二小姐
这样的训练给二小姐在洛阳2024元旦跑的比赛中带来了非常直观的进步。
“我就是在这场比赛中将我的半马PB刷新到了121,当时我竭尽全力一路和体校生‘拉扯’。无论是体能、年龄还是专业素养,我知道肯定是拼不过他们的,但能紧咬他们我已经很满足了。如果没有之前的训练,我大概连他们的‘尾灯’都看不到。”马拉松是痛苦的,二小姐明白自己要做的不是回避痛苦,而是学会与其对话而非对抗。

2024洛阳元旦马拉松
二小姐与体校生的极限拉扯上尚策

2023年秋,经过一个完整的训练周期后,二小姐的全马目标直指破三。
“北京马拉松和郑马同一天,我都报了,当时想既然打算破三,那不如换个城市会更有激情,所以我放弃了郑马选择了北马。”作为她的第二场全马,破三要破到什么程度,二小姐并没有给自己设限。“三小时以内嘛,259也算。”
在庄严神圣的天安门起跑,让她有些兴奋,因此二小姐的这把开局相当不错——计划以415配速定速巡航,实则前35公里基本能稳妥保持在408的节奏。这意味着她有可能以255的成绩完赛。然而,过了35公里,那股熟悉的疲惫感又来了,她知道自己又要“撞墙”了。她有些沮丧,毕竟已经经过了一个完整系统的训练周期,她以为可以逃过一“劫”。不过,她也没沮丧太久,因为按照目前的配速,就算慢一点,也能保证三小时以内完赛。“马拉松训练真是没有任何捷径可走,踏实的训练就是最快的路。如果一次不行,那就再来一次。”她边调整呼吸和节奏,边思考着跑完后训练方案如何调整。
最终她以2:57:51,给自己的北马之行画下了个不错的句号。二战全马就顺利破三,激动之余,更多的是坦然。她相信持之以恒的刻苦训练就是她的底气: “墙”会来,也一定能过去。

2023北马
二小姐成为破三女子中的73分之一
北马之后,选手们渐次进入冬训期。257就像一颗火种,彻底点燃了二小姐的斗志。她决定好好利用冬训,在开春向250发起冲击:每周三间歇课,她会以340的配速跑8组一公里;每周日的长距离,基本以 32公里(均配405)起步,月跑量基本稳在350公里以上。遇见生理期不易上强度的时候,她就以力量训练替代。当她在各个器械上游刃有余的时候,很难想象三年前,她还是一个对健身房器械区避之不及的小姑娘。“那时候生怕自己胳膊粗了、肩膀宽了、腿上长肌肉了。可是现在,我怕的是自己腿上的肌肉量不足,影响我的运动表现。”



间歇与长距离,每周的两堂重点课
左滑查看更多
2024年春,检验成果的时候到了,她站在赛道了以平坦闻名的滑县马拉松的起跑点上。
开赛那天,阴与细雨交相,堪称PB的绝佳天气。经过一个冬天的打磨,二小姐在平坦的赛道上如鱼得水。最初的几公里,她几乎要“刹不住脚”。
“虽说目标是冲击250,但其实253也没事儿。”二小姐不打算让具体的某个数字困住自己。她希望自己始终能掌握配速的把控权。果然,强化版的冬训卓有成效:405的稳定巡航,30公里、32公里、37公里,一直到40公里,熟悉的“撞墙”感都没出现,她暗自松了口气。
几分钟后,她顺利到达终点——2:53:49。比北马又快了近4分钟,“跑步这件事,确实一分耕耘一份收获。你的努力,时间看得见。”

“狼人”姐妹花包揽前三-孙慧欣拿下亚军
“小宇宙”高明枝(女子第一)
“蚂蚁”董影(女子第三)

今年,二小姐迎来了自己的35岁。
跑“马”近三年,二小姐发现那条“看得见尽头”的路消失了,取而代之的是脚下不断延伸的赛道和远方陌生的城市地标。郑州的街道不再是她未来的边界,而是连接更广阔世界的起点。

“我很幸运,现在公司的领导很尊重我的爱好,到了比赛季会破例让我周日休息去比赛。爸妈也很支持,也不再提跑多了伤膝盖等问题了。”
当然,走下赛道,KPI的压力依旧如影随形,生活的琐碎依旧还在。尤其当伤痛迫使她按下暂停键时,一个声音总会响起:“值得吗?”而她的回答从来都未曾犹豫。
郑州的街道依旧四平八稳, 此刻,二小姐正继续全力以赴下一个目标:半马120,全马250。

【作者简介】
张蕊
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学硕士
跑龄十年,全职撰稿人
长期为国内多家知名报业集团等供稿
【报名小程序】
投稿、应聘兼职作者,请联系
womenrunning@163.com

天宇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